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保护个人财产安全

发布日期:2023-09-27 文章类型:原创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十分严峻,已成为发案多,上升快、涉及面广、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犯罪类型。花样百出的诈骗手段令人防不胜防。在这种形势下,充分了解电信网络诈骗,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能够有效保护消费者的财产安全。

一、保险消费常见风险点或需关注点

1.正确看待金融产品

消费者应当通过正规渠道,正确了解融资成本、抵押、担保、保险责任、现金价值等金融概念,树立正确的金融消费理念,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保障个人资金安全。

2.树立依法维权意识

消费者应通过正规渠道,依法合理维权,可通过金融机构、监管部门、信访部门等公布的官方渠道反映诉求。

二、风险特点及常见手段

部分组织或个人利用互联网论坛、微信朋友圈、网购平台、社交平台等渠道招揽生意,打出“交友、刷单、领奖”等幌子,诱导消费者进行投资或汇款,索要身份证、保险单、银行卡、联系方式等涉及个人隐私的敏感信息,让消费者汇款到“安全账户”等进行诈骗。上述非法行为将导致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资金受损、失去保险保障等风险。

三、具体案例及简要评析

案例介绍

我司近期有效拦截一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为客户挽回经济损失31.8万元。2023822日下午,客户Z女士在办理保单退保业务时,客服人员发现客户急于完成退保,并要求资金即时到账,在电话中与一位男子谈及投资理财和转账问题。我司客服人员提高警惕,怀疑客户可能遭遇电信网络诈骗。随即对客户普及常见电信网络诈骗情形和风险提示,期间诈骗分子不断打电话催促退保并要求Z女士尽快离开我司,客户逐渐意识到可能被骗。随后在我司客服人员的陪同下前往辖区派出所报案,公安机关了解后立即立案,并定性为电信网络诈骗,冻结了Z女士的银行账户,防止资金进一步受损。

案例分析

本案中Z女士遇上了“杀猪盘”诈骗,诈骗分子通过社交软件疯狂追求Z女士,逐渐取得Z女士的信任后,向其推荐投资理财项目。保险公司客服人员敏锐观察、耐心劝说,公安机关迅速立案,防止Z女士财产损失进一步扩大。

四、对保险消费者的风险提示

1.社交网友不轻信。对于从未见过面、经常嘘寒问暖、甜言蜜语的“网友”要时刻保持警惕,ta极有可能是骗子。

2.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要轻信网友口中的“投资”“理财”,不要被小恩小惠所迷惑,这些都是骗子常用的作案手法。

3.及时止损保钱财。如果发现投资平台不能提现,不要相信达到一定金额才能提现,因为搭建的是虚假平台且后台可操控。

4.如遇诈骗快报警。一旦发现可能是骗局,要保留相关证据(如聊天记录、手机号码、汇款记录等),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返回上一级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