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命资讯 > 保险资讯

保险业服务大湾区建设需加快产品创新

时间:2019年07月05日 来源:金融时报 关注次数:24【字体: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稳步推进,保险业是其中的一支积极力量。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共有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外资保险公司在广东省设立了33家机构、320家营业性机构,保险资金在粤投资规模约9000亿元。

  此前出台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中共有17处提及“保险”,可见保险业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过程中被寄予厚望。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参与大湾区建设的过程中,保险业无疑也将迎来宝贵的发展机遇。但是,无论是从更好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来看,还是就把握契机促进行业转型发展而言,保险业在接下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都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加快产品服务创新就是其中之一。

  这也是来自现实的要求。现阶段,在“一国两制”下,粤港澳在社会制度、法律制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同时也分属于不同的关税区域。保险业在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与创新的同时,客观现状也倒逼保险业加快产品服务的创新脚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此前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涉及到不同的制度,随着更深层次的融合,就会产生很多新的保险需求。”例如,伴随着大湾区人员和车辆往来增多,跨境车辆的保险安排就被提上议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对于保险创新的需求自然没有被《规划纲要》所忽略。《规划纲要》中提出,“在符合法律法规及监管要求的前提下,支持粤港澳保险机构合作开发创新型跨境机动车保险和跨境医疗保险产品,为跨境保险客户提供便利化承保、查勘、理赔等服务。”

  日前,原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表示,金融业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要加快产品服务创新,提升居民的金融获得感。要支持保险机构根据科技型产业的产品特点,大力发展科技保险、专利保险、重大技术装备保险、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等科技专项险种。同时,要深入挖掘企业各方面的金融服务需求,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定制化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

  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规划纲要》中的重要内容。优化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环境,保险制度也是其中重要一环。《金融时报》记者从中国人寿(601628)了解到,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中国人寿财险广东省分公司设立了创新发展部,开展面向科创企业、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行业的保险业务,以支持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金融发展。2016年起,该公司在广州、佛山、中山、东莞等地试点科技保险产品,已累计为近50家科创企业提供了近100亿元的风险保障;同时,国寿财险广东分公司还为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自然灾害、意外事故风险保障,2017年以来,共为5万家相关企业提供财产保险保障9627亿元,支付赔款1.3亿元。

  以创新手段应对新的需求,业界在此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令人欣喜的探索。但随着三地互联互通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保险业如何在服务大湾区建设中提供更加全面、更富有针对性的风险保障,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创新无疑仍将是重要的破解之道,但提升保险业的创新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升保险科技的运用水平。近年来,正是得益于保险业科技运用水平的不断提升,行业在诸多方面的创新发展才有了坚实的支撑。

  周延礼也谈到,金融业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要重点发展科技,特别是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车联网等领域加大投入,引领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加强在生产制造、生活消费等各个领域的应用,加快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联网,推进骨干网、城域网、金融网、互联网数据中心和支持系统升级改造等工程。

标签:生命资讯